第二二六章 可是,这样的军队后世真的出现了!(2/4)

“武举是武则天时就开创的,开创初期,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起到了一些作用。

但从后面的它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所取得的作用,只能说是微乎其微。

想要凭借武举,就与文官分庭抗礼,是难上加难。

不说弱宋,就算是我大明,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武举与科举并举,到了后来,文官还是会压住武将……”

朱标迟疑了一下之后,望着韩成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武举这个办法,韩成没有说的时候,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其实都已经想到了。

但都觉得仅仅凭借一个武举,是根本不顶用的。

相对于科举而言,武举太过于不起眼。

但凡有点志气,在读书上面有些本事的人,都会选择读书考科举,而不会去考武举。

如果韩成说的解决办法,只是武举的话,那可就太令人失望了。

韩成闻听朱标之言道:“大哥,我说的武举,和之前的武举不一样。

以往的武举,说是武举,其实朝廷做的并不好,本身在重视程度上,就远远比不上科举。

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学院,用来教授四书五经这样的知识。

但却基本上没有相应的,专门教授兵书战阵的军事学院。

因此上科举所获得的人才,都是受过各种正教育的。

武举则是从民间选拔出来的野路子。

不是说野路子里就没有人才,但总体来说,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和科举比起来,要少的太多。

底蕴远远不够。

在我看来,设立武举的前提,就是必需先设立军事学院,教授相应的军事知识。

若没有这个前提,就进行武举,那实在是过于流于形式。”

武举的前提,是建设军事学院?!

朱元璋朱标二人,听到韩成的话后,瞬间有种被醍醐灌顶的感觉。

对啊!

武举和科举,之所以产生的效果非常大,那是因为本身就存在天大的差别。

传授儒家知识的学院到处都有,可传授打仗知识的学院呢?

至少大明现在都没有。

平常也都是军中传授一些。

可就是军中,也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能学习兵法这些知识。

至于说军队之外,那就更不要提了。

一般都是原有的功勋家庭,或者是原本在军中干过,拥有一定知识的,才会给后代传授相应的东西。

这些都是私下里、不成规模进行的。

和科举比起来,那简直不要差的太远!

是啊!

文人可以设立各种学院来传授知识,为何武勋就不能做同样的事?

原来是自己之前想错了!

同样都是武举,自己等人想的武举,和韩成所说的武举,差距竟这样大!

“只是……这兵马之事,和读书人读书还是有很大不同。

只怕就连那些军中的很多将领,都不愿意将所掌握的东西,拿出来教授其余不相干的人。

他们中的很多人,更愿意将之私藏起来,只传授给自己的子孙,亲信。”

朱标的声音响了起来,说出了很多武将的心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