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三百八十五章、如何破铁丝网?(4/5)

    杨遇春得到消息倒是心情很不错,也不计较方钰没有放下部队来参见他这个指挥官。

    “现在俄人用铁丝网和堑壕把自己围起来了,老陈,你看咱们是围困还是强攻?”

    “当然是要强攻了,围困的话,我们估计要在这地方放一两年的牛羊,也不符合皇上的谋划。”陈德旺摇头说道。

    这一战就是要以雷霆之势击溃俄罗斯人留在亚洲的军队,然后摆出一副进入欧洲的架势,迫使对方签下城下之盟,重新划分双方国界。

    杨遇春点点头:“是啊,咱们的后勤压力也大,围困可围不了多久。还是先强攻吧。就用攻打要塞的办法,先把榴弹炮推前一些,用曲射火力轰击。”

    “就先这么干!”陈德旺笑道,“今天晚上先构筑工事,明天白天大部队休息,派出工兵去探查测量,晚上再动手吧!”

    现在好几万人打阿阵地战,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找块平地和以前一样玩排队墙壁。

    一定要先采取守势,修筑出发阵地,还要修筑好炮兵阵地,这些事情至少要一天一夜的准备,否则根本完不成。

    最快,也要到明天晚上,甚至是后天早上才能再战。

    战斗还在断断续续的继续。

    杨遇春希望能在6月9日就发动进攻。

    但实际上到了6月11日。

    明军的炮兵阵地都还没构筑完成。

    俄军这边当然也知道对他们威胁最大的是什么,因此拼死攻击突击明军试图用来安置大炮的阵地。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

    为了掩护炮兵,将榴弹炮推到足够够到俄军大本营的地方上。

    明军这边用粮车改造了沙包车,还在周围的哈萨克草原上抓了不少的哈萨克人来推沙包车但炮灰。

    6月12日清晨。

    双方的战斗还在继续。

    沙包车缓缓的向前移动着,拉出了一条漫长的波浪。

    这一次。

    明军这边投入了两百多沙包车,驱赶着三千多名哈萨克炮灰推动向前,好像是在平坦的草原上缓缓移动的乌龟。

    但若是有知道一次大战的战况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些沙包车的作用,就和坦克差不多。

    它们可以掩护着步兵尽可能的接近对方的堑壕。

    “榴弹炮的炮弹要落入到堑壕之中,最好要以大于45度的仰角进行设计,形成大曲线的弹道。但这样一来射程就会缩短到六七百步,为了能让炮弹更好的落入堑壕之中,最好能再推进一些!四百步!在四百步的距离上布置好炮兵阵地,咱们就能利用榴弹炮的炮火压制罗刹鬼了。”

    在后方举着望远镜观战的杨遇春听到身边的陈德旺的说法不由得连连点头。

    “俄人步兵射速比不过我们,大炮的火力也比不过我们。他们倒是有一些射程比较远的火炮,但都是发射实心炮弹的12榜炮,只要依托掩体就能抵挡了”陈德旺说道这里的时候不由得有些得意。

    在中都,明军的总参谋部的天才参谋们提出了各种办法,最后还是这种“盾车+抛射榴弹+步兵突击”的办法有用。

    虽然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用在实战上,还是第一回。

    铁丝网堑壕的防御是明军的发明。

    但如何破解可就是世界级的难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