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王建入川(1/3)

宦官干政、藩镇割据,是压在大唐帝国头上的两座大山,也是昭宗中兴大唐的当务之急。

先后两封奏章,为踌躇满志的昭宗皇帝送来了突破口。

一封是东川节度使顾彦朗的上疏,请求朝廷赦免王建,而把陈敬瑄调走,以安定两川;

另一封是王建的奏章,表示愿意讨伐陈敬瑄以赎罪,并请求任命自己当邛州刺史。

两封奏章的矛头均指向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瑄,正中昭宗下怀,遂决定以此为突破口,拿田令孜祭旗。

王建与陈敬瑄的恩怨还要从田令孜的以退为进说起。

田令孜将原属杨派的忠武八都吸收,改编为随驾五都,并把王建收做养子。田令孜成了王建的干爹,陈敬瑄也就成了王建的干大爷。

朱玫上蹿下跳地运作李煴篡位之前,政坛老狐狸田令孜敏锐地嗅到了危险,于是以退为进,主动退出中央,投靠了亲哥哥----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并向杨派摇尾示好。

杨复恭上台之后,对田派势力进行了清洗打压。

杨复恭的这波操作带有浓厚的报复色彩,吃香略显难看,斗争严重扩大化,不仅是田派嫡系遭到清洗,就连新加入田派的原杨派成员也未能幸免,随驾五都就是典型。

杨复恭将王建等人一律排挤出朝廷,贬到西南边陲做刺史。其中,王建为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刺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