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横渡之约4(1/4)

按照《辽史》的原文记载,耶律屋质是临时找使节借的“筹”,也就是上文所言的“笏板”,一言不合,“掷筹而退”,随后老太后“乃索筹一”,耶律阮“亦取筹而执”。

这个“筹”究竟长什么样?有人认为是两块儿,当时祖孙俩各捡一部分,也有人认为是耶律屋质将“筹”摔碎,还有观点认为祖孙俩是合捧一个。无所谓细节如何,总之,这是一幅极具历史意义的插画:

画面居中偏右,耶律屋质满面怒容,身子向右,脸却朝身后(也就是画面左方)微微偏转,倒背双手,做拂袖而出之状;他的身后,也就是画面正中间,一老一少,泪流满面的祖孙俩共同捧着一面笏板,毕恭毕敬地递向耶律屋质;周围一圈文臣武将,全都掩面嚎啕,大哭不止。

插画的标题就叫“横渡之约”。

祖孙俩就内战的性质达成了一致,明确表态,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

述律太后毕竟是老江湖,一眼就看出来耶律屋质这家伙玩儿了一手偷梁换柱。矛盾的本质从来都不是打不打内战的问题,而是谁来当皇帝的问题。

耶律屋质看似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听君一席话,如听君一席话呀。抛开你讲话的内容,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所以述律太后追问耶律屋质,“我同意的是解决矛盾的方式,没说同意让这孙子当皇帝。你这个仲裁人来说说,到底由谁当皇帝?”

情也煽了,泪也流了,问题又回到起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