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权力的游戏1(1/3)

这是徐温与徐知诰的一次暗地较量,是徐知诰挑战徐温权威的一次小心试探。

“崔太初不能制,如它人何?”徐温愤怒地吼出这句话,值得徐知诰深思。这话看似漫不经心,实际则是对徐知诰的严重警告。

徐知诰是聪明人。“父亲说的对。”唯唯而退。

这是有记载的父子俩之间的第二次较量。

一年半之前(920)庐州武宁军节度使张崇进攻后梁所属的安州,无功而返。张崇在庐州任上同样居功自傲、贪赃枉法、目无法纪,他的苛政与赵在礼有一拼。

赵在礼,发动贝州兵变,割据魏州,迎请李嗣源入魏州,促成李嗣源登基称帝。此人在任上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被百姓们视为“眼中钉”。据史料记载,他在离任宋州时,百姓们欢欣鼓舞,开心地像过年一样,庆祝终于送走了这个瘟神,街头巷尾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百姓们纷纷议论道:“此人若走,真可谓是拔了眼中钉,快哉,快哉!”

赵在礼听说之后,极为愤怒,于是上表朝廷,请求留任一年,在获得批准后,立即设立了一个新的税目——“拔钉钱”,每人一千文,并拿出户籍册,挨家挨户地征收,稍有违抗就一顿鞭子,简直就是公开抢劫。孔谦都要自愧不如。

一年之内,仅“拔钉钱”就征收了百万钱,比其他正式的朝廷还要多。“拔钉钱”也因此成为了一句三字成语,专门用来形容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

庐州张崇比起赵在礼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曾因公事出差到扬州,庐州人民以为他要离任了,于是互相庆贺,说:“渠伊必不复来矣!”

“渠伊”在当时的口语中,有贬低的意思,话的意思是“这孙子终于走了。”

张崇回来后,立刻征收“渠伊钱”。

第二年,张崇又取扬州出差办事。老百姓不敢乱说话了,见面之后“捋须为庆而已”。不出声,只是点点头,捋捋自己的胡子,“你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