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火烧扬州,水淹宿州(1/4)

先前为了稳固南部边境,朱温抛弃了杨行密而表奏孙儒为淮南节度使,借以扰乱淮南地区的稳定,为将来的军事介入埋下伏笔,浑水摸鱼。如今,这一计策有了初步成果。

得到朝廷的认可之后,孙儒的官方称呼由蔡贼(蔡州秦宗权余孽)或孙贼变更为淮南节度使,同时对淮南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肩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消灭地区不安定因素----杨行密,也就具备了合法性。

在朱温的谋划之下,孙儒与杨行密完成了角色互换。

当河东交战正酣的时候,孙儒集结了几乎全部家当,自润州向南推进。杨行密手下最负盛名的两员大将田頵、安仁义节节败退,以致士气严重受挫,其余城池守将皆望风披靡,杨行密处境堪忧。

孙儒部将李从立率领一支突击队,抄小路急行军,突然出现在宣州附近,要对杨行密实施斩首行动。

此时的宣州尚未完成军事部署,军心大恐。

危急时刻,杨行密的另两位文武双全的将领大显神威,抵住了雪崩的局面。

一位是台濛,率领五百名士兵在夜色的掩护下,潜入到敌营附近,之后便命令士兵来回奔走呼号,大声传话。李从立中了台濛的疑兵之计,放弃了突袭宣州的计划,急忙率兵退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